今天是

2023年度华容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整体绩效自评结果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日期:2024-06-27

一、基本情况

1.执行率情况。

全年预算数2807.55万元,实际执行数2802.88万元,执行率99.83%。

2.完成的工作目标

(一)城市管理。一是开展市容市貌周整治活动。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3300次、非机动车乱停乱靠750台、沿街晾晒约200余处;开展校园周边禁售区流动摊贩整治行动11次,批评教育18家次;拆除一店多招及破损广告牌57处。

(二)市政园林绿化管理

1.市政设施管理。维修新建市政设施。维修更换各类雨污井盖165套,维修新建人行道彩砖、大理石地砖790平方米、路沿石1642米,新建混凝土路面556平方米;疏通化粪池5座,疏通管道326米,清理吴楚大道花坛建筑垃圾及杂草1960平方米,新建垃圾桶存放桶35个。

2.路灯管理。更换兴华南路损坏的路灯变压器1座;更换损坏线路1400米,维修更换损坏路灯410盏。

3.公园管理。维修安装公厕马桶1套,更换马桶盖10个,扶手2套,水龙头16套,挂钩30个,不锈钢挡车杆2套,维修损坏变压器1座;更换游乐设施一套;公园绿化日常清除杂草,补栽各种树木20棵,小苗木100平方米。

4.绿化养护管理。华蒲路更换补栽行道树木70棵,红叶石楠球68棵,花坛小苗木1710平方米。北二号路补栽银杏37棵,宋倪塘小游园补栽各类树木40棵。

(三)环卫管理

1.公司管理新模式。华容城区清扫保洁面积约有130万平方米,目前由新安洁智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局制定了《鄂州市华容区城管局环境卫生考评办法》,成立了环卫工作考核专班,建立了健全的环卫工作考核体制,对市场化公司的环卫工作及工作人员进行量化打分,作为每月拨付费用的依据。

2.数字管理新运用。将环卫工作融入区级数字化城管平台管理模式,使日常的环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环卫工作的效率。

3.日常管理新规范。一是加大了环卫措施的投入,清理316国道景观道路项目施工单位施工中遗留下来的各类建筑垃圾10余车、安装新式果皮箱100余个;二是规范垃圾桶的摆放,实行两两一组有序摆放,每天安排管理人员,对垃圾桶的摆放情况进行巡查;办结环卫工作投诉件50余条。

4.突击行动新标准。创文明典范城市期间,成立了环卫工作突击队,清理城区的卫生死角和边远区的人行道上的杂草等垃圾200余吨;开展城区牛皮癣周整治活动,共清理各类牛皮癣1000余条;对城区范围内的花坛及人行道树内的白色垃圾及时进行清理,力争创文明典范城市不丢分。

(四)强化控违执法力度。强化武汉新城规划违法建设零容忍。督查乡镇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力度,实现违法建设当天发现,当天处置。同时,全力配合区政府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并联合各职能部门持续加大扬尘、油烟等各项工作的执法力度,形成联合执法常态化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新增违建房屋和非法围院、占地圈地2737.3平方米、存量违建1720余平方米(其中含顺发小区4个难啃骨头车库300余平方米);通过拆除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违建大行动拆除了620平方米,围墙、车库和还建屋等建筑物约2630平方米;办理三大件70件,其中市长热线36件、居民投诉和举报21件、群众信访15件,办结件72件、办件率100%。

(五)车辆抛洒治理。严格压实、压细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建筑施工单位,扬尘防治主体责任,推动空气质量有效改善。截至目前共办结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案件10起,配合公安部门扣压车辆14辆,罚款总金额约140000元;办结简易程序案件5起,罚款总金额约11000元。

(六)纵深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我区实行“组保洁、村收集、区乡转运、市处理”四级环卫一体化垃圾治理模式,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将村庄垃圾收集转运到垃圾转运站压缩后,送到市百洪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实现了垃圾处理服务“一条龙”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26183.01吨。二是湾保洁无死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全区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工作实行服务外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各乡镇(新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保洁公司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保洁公司工作奖惩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保洁服务范围、标准、经费及奖惩等内容。三是督查机制常态化。按照华容区“美丽乡村”建设暨村庄环境整治检查考核评分细则》的文件精神,我区定期不定期开展双月制村庄、集镇环境整治明查、暗访,并将结果在全区通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将明查、暗访结果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各乡镇进行排名,实施以奖代补奖励。针对城区保洁全面实施外包考核工作,楚藩大道为横轴龙华路和车站路为纵轴将整个保洁区域划分为4个网格单元,每月选取1个网格单元进行评。目前共检查考核15次,共发现问题142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四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常态化。按照市、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建设指挥部要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排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分类整治方案,立即开展集中清理整治,确保按时整改完毕。杜绝了随意堆放、环境脏乱、存在污染或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截止目前,共清理垃圾堆放点7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无新增。五是强化宣传力度,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指导等工作,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市场、公园、企业和社区以现场讲解的方式,展示垃圾分类流程,多措并举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根据乡镇各村庄的特点,创建垃圾分类宣传专栏61处刷写墙体宣传标语132条,开展宣传活动17场次,发放垃圾分类小折页9000余份,垃圾分类宣传扇子3000个。以最大力度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高垃圾分类知晓度,共同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美好的村居,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六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硬件设施配备自查,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及标准配齐配足分类垃圾桶等收集设施。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快补齐短板,全面纵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正在对五个乡镇垃圾渗滤液沉淀池进行升级改造,1月-10月共向第三方保洁公司提供500个分类垃圾桶和15个勾臂式垃圾箱。七是加强思想认识,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指导各试点乡镇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力推进以逐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段店镇、华容镇湾组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以上,庙岭镇、临江乡、蒲团乡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正在有序推进,覆盖率达50%以上。八是完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全区厨余垃圾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定时定点进行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确保厨余垃圾日产日清、应收实收,按规定的时间、线路和要求转运到厨余垃圾处理场所;进一步规范收运车辆,厨余垃圾选用密封、环保、高效、标识统一的专用车辆收运;规范台账管理,记录厨余垃圾来源、数量、去向等,准确上报各类数据。截至目前,全区共转运厨余垃圾112.01吨。

(七)积极配合华容主城区城市更新工程。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做好老旧小区违建拆除宣传、法律程序相关工作,及时组织城管力量开展联合拆违工作,全面配合区住建局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二是摸清拆违底数。按照摸清底子、应统尽统、应改全改、没有遗漏的要求,详细摸清老旧小区内的存量违建,有一拆一,确保了32个老旧小区拆违行动不重不漏,调查数据精准真实完整三是开展拆违行动。安排工作人员专门对接拆除行动,组织人员进行上门宣传、张贴公告。现已张贴公告384份,线上线下接待信访人员35次。联合区住建局、华容镇等部门开展了拆违大行动8次,累计拆除围墙816米;拆除砖瓦房、车库、钢架棚等各类构建筑物118余处,约3841平方米;拆除并平整菜地近3000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棚亭约200平方米。有效地打开了老旧小区改造空间,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数字平台管理。截至目前,平台共受理案件9134件,立案9134件,结案9134件,按期处置率95.60%,立案率100%,派遣正确率100%,结案率99.90%。

二、部门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1)前期准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鄂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华容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年度工作安排,由局机关规划财务科牵头,局属相关科室、二级预算单位配合,规划财务科根据各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及汇总,形成绩效自评报告。

2)组织实施

从部门基本情况、绩效自评工作情况、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绩效自评结果应用、主要经验及做法6个方面进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

三、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数量指标:超额完成年初制订的项目指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治理。对主城区主次干道占道、“马路市场”、车辆乱停乱靠、“牛皮癣”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切实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以落实执法巡查制度为重点,推动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城管规范执法工作机制。

2、强化主城区环卫作业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公共场所,大街小巷,临街门店等场所的垃圾清扫清运。并结合乡村振兴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3、继续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强化主城区违法建设零容忍。督查乡镇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力度,实现违法建设当天发现,当天处置。同时,全力配合区政府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联合各职能部门持续加大扬尘、油烟等各项工作的执法力度,形成联合执法常态化。

4、推进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我区大件垃圾调配厂、厨余垃圾处理站、渗透液处理站等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民生工程,真真正为民谋福利、谋幸福。         

四、主要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1.城市管理执法不畅虽然经过2020年执法体制改革,但从执法队伍上看,市级虽然下派执法大队、中队,但执法下沉不到位,基层力量严重不足,市、区两级执法体系仍然没有理顺,职责交叉和衔接杂糅的问题仍然很多

2.城市管理队伍不强。一是城管队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年龄结构偏大,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时过于死板,方法简单,从而影响城市管理工作成效。二是城管队员待遇普遍较低,都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3.城市管理职责不清。华容区与葛店开发区部分区域边界不明导致形成监管盲区。红莲湖新区城管局的市容园林、环卫、市政等职责分别由庙岭镇政府、红莲湖新区住建局、红莲湖新区城管局三个职能部门管理,红莲湖新区城管局人员身份配置高,协调管理困难。街道市容市貌管理与华容镇重叠,地段不清、责任不明,难以正常履职。在与乡镇指导城管工作中,严重脱节,除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置,再无任何业务指导。

4.垃圾处理方向不明目前我区垃圾资源无害化处理终端全部依托市百洪和市餐厨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区域内没有无害化处理的设施设备,而百洪也是按量回收处理,如遇重大节假日,垃圾产生量增加,超量部分各乡镇也只能积压,出现转运不及时、不彻底现象。

五、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1.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治理。对主城区主次干道占道、“马路市场”、车辆乱停乱靠、“牛皮癣”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切实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以落实执法巡查制度为重点,推动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城管规范执法工作机制。

2.强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强化监督,进一步加大“清洁乡村”村庄环境整治明查、暗访工作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力争达标

3.强化控违执法力度。强化武汉新城规划违法建设零容忍。督查乡镇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力度,实现违法建设当天发现,当天处置。同时,全力配合区政府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并联合各职能部门持续加大扬尘、油烟等各项工作的执法力度,形成联合执法常态化

4.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城管队伍为着力点,着力抓好理论和实践培训,确保每一名城管队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无缝对接,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管理工作服务。坚持“721”城管工作法,继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

5.强化数字城管科技创新。由区政府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与公安系统平台、数字乡村中心平台对接和功能整合,运用数字城管系统强化跨部门跨行业城市管理综合问题的协调办理,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着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

6.强力理顺职能机制。按照实际情况,保留区城管局城管执法、环卫中心(园林绿化、路灯)、控违拆违等职能,将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等职能职权和相关人员下放至华容镇统一管理,区城管局行使对乡镇相应的监督、指导、考核等职责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华容区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鄂州市华容区楚藩大道220号

联系人:区政府办

联系电话:027-6058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