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的加工车间内,经过清选、包衣、包装的油菜良种正有序下线;千亩规划基地旁,农户们正忙着平整土地,为明年春耕育种做准备……
9月1日,记者在华容区蒲团乡何桥村探访时看到,刚刚投产的中油阳光油菜育繁推研产项目现场一片繁忙。作为蒲团乡“良种小镇”建设的核心引擎,这一总投资1亿元的全产业链项目,不仅填补了当地油菜种业规模化研发加工的空白,更直接带动300余农户实现亩均增收超过8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75天建成,全链条厂区筑牢种业根基
“5月15日打下第一根桩,8月31日就实现设备试生产,比原定计划提前了20天!”站在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内,中油阳光项目负责人王立辉指着生产线介绍,项目一期聚焦“研发+加工+储存”三大核心环节,建成的12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油菜种子2吨,配套的低温储存库可容纳良种500吨。“我们还组建了15人的专家研发团队,实验室配备分子标记检测、品质分析等先进设备,可实现从品种选育到种子检测的全流程把控,确保每一粒种子的发芽率稳定在95%以上。”
对于项目带来的变化,何桥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吴海堂感受深刻:“以前我们种油菜,要么买外地种子,要么自己留种,不仅产量低,病虫害还多。”吴海堂表示,合作社现有耕地1200亩,其中800亩已与项目达成合作。“项目不仅提供免费良种,还派技术员上门指导种植。去年试种的‘阳光油1号’,亩产比普通品种高出150斤,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一亩地就能多赚800多元。”
农户喜增收,土地流转与就业实现双赢。
“我家5亩地全流转给了项目,每年能拿4000元租金,平时在基地打工一天还能赚120元,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今年52岁的何桥村村民程细芹,如今是项目基地的一名田间管理员,负责油菜生长周期的日常管护。她告诉记者,像她这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30多人,涵盖播种、施肥、采收等各个环节,“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踏实。”
据蒲团乡农业农村办公室统计,截至目前,项目已与何桥村及周边3个村的326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1100亩,建成标准化育种基地800亩,预计今年可生产优质油菜良种150吨,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4万元。“我们还推出‘订单种植’模式,农户自愿选择种植品种后,项目方统一提供种子、技术和收购服务,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2元/斤,确保农户稳赚不赔。”蒲团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杜杨柳补充道。
二期再升级,“良种+良法”助推农业再升级。
“中油阳光项目的投产,是蒲团乡打造‘良种小镇’的关键一步。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支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蒲团乡乡长况原波表示,乡党委已制定“良种小镇”三年发展规划,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项目二期建设,“计划再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集育种、种植、观光、加工于一体的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农机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馆等设施,同时引进水稻、大豆等优良品种,形成‘油菜+水稻’轮作模式,让‘良种’带动更多‘良田’增产、‘良农’增收。”
况原波介绍,为保障项目持续发展,乡里还将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参与良种种植的农户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对种业研发投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我们的目标是,到2026年建成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培育2—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良种品牌,让蒲团乡不仅成为‘良种产出地’,更成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地’,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农村的环境越来越美。”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