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许,袁快琴从家里走出来,朝三江港新区黄岭村生态农业园走去。迎着朝霞,她即将开始一天的劳作。
占地200亩的生态园,总投资4千万元,错落分布有红豆杉、葡萄园、百果园等16个农业生态基地。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大片的荒地。
荒地变宝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说起黄岭村大变样的发展,村民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村党支部书记汪利华。6年前,他放弃经营多年的企业,毅然返乡当“村官”。
2013年开始,在汪利华的带领下,黄岭村开始了土地流转。刚开始,由于村民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土地流转进展缓慢。通过汪利华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5年的不懈努力,如今,黄岭村的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土地的使用率变高,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大幅增加。
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为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黄岭村以发展乡村产业带动贫困户共奔小康路。在汪利华的带领下,黄岭村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扶贫基地。
60多岁的贫困户徐太超干不了重活,在汪利华的介绍安排下,到蔬菜基地打工。“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有千把块钱的收入。”徐太超说。
黄岭村地处丘陵地带,水资源稀缺,在汪利华的带领下,黄岭村又开始大规模实施塘堰改造。
塘堰改造好了,水活了,土地也能生财了。经济发展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迫切了。2013年起,黄岭村全面铺开建设美丽乡村。
修了路,拆了土坯房……黄岭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阳光灿烂,通往村子的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路两边的枣树、柿子树、香樟树摇曳生姿,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留一会儿。
“你看我们村子多美,住在这里,每天心情都特别好。”村民徐建军自豪地说。
徐建军说,以前的村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泥巴路。“现在的黄岭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水泥路,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了。”
今年70多岁的刘泉福,自愿当起了湾里的保洁员。“为建设美丽乡村,垃圾处理也得要跟上。现在,村里的每个自然湾都配有一名保洁员。”汪利华说。
黄岭村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村民们过的日子也越来越有滋有味了。
“有休闲广场,还有活动中心,休闲娱乐都有了好去处。”徐建军说。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这都是职责所在,是我应该做的。”谈起黄岭村发生的变化时,汪利华说,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刻起,他想的就是给村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接下来,他打算用生态农业带动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推动农民就业,打造美丽宜居的新黄岭。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