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书香墨香稻花香 草根文人田野放歌唱家乡

信息来源:鄂州日报 日期:2017-06-08

    抓住机会,就能致富。如今,对许多人来说,致富之路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在乡村,人们说得更通俗更易懂,只要勤快一点,就不愁穿、不愁吃。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方面呢?许多人也在感慨,口袋暖和了,却觉得日子的滋味淡了。有滋有味的日子在哪里?还是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里。美丽乡村,美不仅在田园风光,更在那飘逸在田野上的书香、墨香中。在华容的田野上,就活跃着这样一批草根文人。 

    5月25日,华容区举行了一场以“立家训、正家风、严家教”为主题的个人书法展。此次书法展不仅引来众多参观者,不少人还在一幅“家传礼义、书记情怀”的榜书作品前拍照留影。 

     50幅作品,草行楷隶,张体碑骨,内圆外方,多宗善变,墨海游龙,潜跃随心,古意迭出。谁会想到,这场个人书法展的主人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叫陈西建。“像陈西建这样的草根文人,华容有一大批,他们笔耕田野,放歌田野。”昨日,华容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陈西建是三江港新区的农民,多年来坚持为村湾群众写联送联,他的榜书作品《凝聚》获得上海“迎世博国际榜书大赛”优秀作品奖,其张体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日张裕钊书法流派邀请展”。 

     “甘作犁辕勤奋蹄,思民疾难心竭力。双鬓染得党旗红,鞠躬履职倾民蜜。”这是蒲团乡横山社区七旬村民廖国铮的读报感怀。长期以来,廖国铮以锄为笔,在田野里创作,已创作诗歌近万首,并出版了《廖国铮诗集》、《躬耕诗草》、《农夫吟》等专集。 

     郑晓卒是位退休老人,回乡后,他一边在田地里摘棉花种红薯,一边不放弃热爱的文化事业。2013年6月,他和几位文艺友人一起牵头建立了华容民间文学社团组织———芦林风学会。2017年春,组建《三江潮》编辑部。 

     红莲湖新区的方碧华由一名建筑工人成长为一名企业家,虽然一直贴着地面生活,可他从未放弃自幼喜好的文学创作,写农村,写农民。 

     “土记者”张中原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写作,从田野里找灵感,在村湾里寻新闻,其作品经常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 

     农民布贴画艺术家李立志,将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创作布贴画《十二生肖》等多项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力作,填补了布贴画的空白,多次获得省内外大奖,为我市的布贴画宣传与对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耕作业原野外,光辉大棚生机在。绿色有机系生态,白花红果披精彩。冬回暖棚万花开,美景出招游客来。”牌坊村村民赵如胜在自家的大棚里觅诗。 

     农民诗人史凤末以书为伴,自从1983年《鄂州报》发表处女作民间故事《寒溪桥趣对》之后,他已撰写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累计约200万字,这些作品均散发泥土的芬芳。 

     “目前,华容区草根文人有近500人,我们通过开展采风、笔会、培训、办期刊等形式建平台,促交流,出佳作,为华容美丽乡村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华容区文联负责人说,“华容区的草根文人有的是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有的是从部队退伍回到农村,他们对文学对写作矢志不渝,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目标。勤奋写作为他们打开了希望与梦想之窗,也在扮靓华容,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凝聚华容力量。”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华容区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鄂州市华容区楚藩大道220号

联系人:区政府办

联系电话:027-6058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