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放弃省城高薪回乡开店
信息来源:华容区政府网
日期:2014-10-09
“这缝纫店子虽不大,仅靠我一个人经营,裁裁剪剪、修修补补的,再卖些窗帘、被套、童装等之类的成品服装,但一年下来收入还不错,少则赚四五万元,多则近六万元,养家糊口没问题,日子还算过得去呢!”10月9日上午,服装缝纫店女老板李霞快言快语道。
李霞,1984年9月出生,刚过而立之年,老家鄂州市红莲湖新区庙岭镇大叶村1组,16岁那年初中毕业后去了省城武汉一家服装厂当学徒,三年之后,其设计、取样、裁剪、缝纫、熨烫等服装工艺活儿样样在行,成为师傅的得意门生,月薪年年涨。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于李霞人勤快,手艺又好,她只顾忙于做事,无暇顾及个人情感,经常有同事给她介绍“高富帅”式男朋友,都被她婉言拒绝,但追求她的小伙子也是一拨一拨的。然而,正当花季年华,21岁的李霞把一生的“最爱”交给了鄂州乡下忠厚本分的“穷小子”,经过三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结为伉俪。这时,李霞的月薪达到5000多元。
新婚燕尔的李霞夫妻俩,经过深思熟虑的利弊权衡,于2008年春季毅然放弃省城武汉的优厚高薪待遇,辞职回乡自己开服装店当老板创业。“看事容易,做事难,给别人打工没什么大的风险,可自己开店就要操心好多啦!进布料、纽扣、拉链等原材料,只不过既可以照顾家庭,也觉得自由些呢!”李霞坦言。
记者在李霞的服装店,看到室内挂满了窗帘、被套、枕套、童装、女装等成品,便下意识地问她门面租金咋样时,她却仍在一边裁剪,一边与记者搭讪:“刚开始找门面不好找,也没什么好地段,正好这里兴建集贸市场,就找亲戚朋友借,东拼西凑的,加上咱夫妻俩的积蓄,筹集到20多万元购房款,终于买下楼上三室两厅的套间房和这个门面房,直到现在外债已经还得差不多了,虽说人辛苦点,但过得自在多了。”
李霞的服装店门面位于红莲湖新区庙岭镇脉岭街集贸市场内,她每天干着裁剪衣服、来料加工、选料定制、换服装拉链、改制衣服等活儿。据了解,李霞每天可接收缝制被套、枕套、窗帘等客户订单近十起,遇到单位订单多,李霞就日夜加班赶制,唯恐影响生意信誉。
李霞老公在红莲湖新区当地一家公司当保安,过去与李霞一样,也是做裁缝的手艺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就让李霞一个人守店经营,但每当遇到店子里“忙季”,李霞老公只要不当班,就会在店子里和李霞一起忙活经营,夫妻俩“妇唱夫随”、相敬如宾,并把服装店打理得有条不紊、生意红红火火的。
“以前我总是购买成品装,可现在习惯到李霞师傅服装店里来订做衣服,因为她的进货面料和做工与品牌服装没什么两样,再加上她性格亲切、做的衣服价格不贵、穿得也合身,近几年我基本都在这里定制衣服呢!”10月9日,客户潘女士如是说。(吴美糖 吴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