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光谷科创大走廊、武鄂黄黄都市圈等重大国家、省级战略相继出台,给毗邻武汉光谷的葛店、华容两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2月12日,葛店、华容两地决策层齐聚葛店经济开发区,召开葛店、华容互融互帮互促联席会,正式明确了葛店华容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双方一致同意:携手打造武鄂同城“桥头堡”、“加速器”,坚持“十同”即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资源同享、环境同治、矛盾同调、旅游同线、党建同心,优势互补,互融互帮互促,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加快推进武鄂同城提质增效,努力把葛华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本。
立足规划引领,共绘区域协调发展“一张图”
2020年,葛华两地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就已经将“打造武鄂同城化发展新样板”作为重要内容,并密切对接武汉规划部门,主动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空间规划、武鄂同城化发展空间规划等规划编制。去年9月,《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出炉,葛店-红莲湖片区均被纳入东湖科学城260平方公里拓展范围,成为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核心组成部分。
目前,华容正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谋划整合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与葛店开发区地理范围,加快修改完善红莲湖高新技术产业园整体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葛华一体化发展产业规划,编制好区镇乡国土空间规划。同时主动与东湖高新协调沟通,争取将红莲湖部分区域纳入东湖高新统一规划,并将红莲湖与光谷科学岛毗邻区域作为光谷科学岛的重点拓展区,全面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
强化科技驱动,算好区域协调发展“一本帐”
作为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发展核心产业主体,东湖高新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11月24日,记者在产业园看到,M05号地块上7栋主体建筑已经全部完成封顶,正在进行外部墙面装饰施工以及整个M05号地块市政管网道路修建。
“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施工,年内交付使用。整个独栋的厂房已经招商完毕,签约企业全部都是科技型、智能制造行业的企业,一共有5家。”东湖高新集团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招商专员吕舜介绍.作为产业先导区,由东湖高新集团建设运营的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将为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打造武鄂同城“桥头堡”、武鄂融合创“芯”示范区提供核心动力。
年初,华容区人民政府区长龚骏和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林与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院长张如全代表双方签订联合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
5月20日,鄂州市华容区人民政府与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展示中心签订“数字华容、智慧华容”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大数据、云计算、融媒体为依托,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为目标,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2年3月15日,华容区人民政府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项目依托光谷区域优势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以‘AI+智造’的核心特色的数字产业,有助于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及优质中小型企业,带动传统行业及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达到年产值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导入优质企业15家。”东湖高新集团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项目经理蔡唯为介绍,按照“一年见初效、三年大发展”的建设目标,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目前公共基础设施与产业导入正在同步开展,为打造“AI+智造”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赋能。
近年来,依托武汉优质科创资源优势,爱邦辐照、华中数控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已经和武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长期技术合作机制,实现了科技成果异地转化。截至目前,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9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108家。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26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彤诺电子、华中数控等5家企业通过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同时,积极联合省高投共同设立1亿元科创产业基金,将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大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优质优厚的金融支持。
“我们将进一步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扩机遇,协同打造好“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和全市“一横一纵”两条创新发展带”区发改经信局局长尹奇志介绍,持续深化“产学研”“校企地”合作,积极对接在汉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成立合作研发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构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华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创建全省创新型区为契机,联合葛店统筹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创新支撑。加快制定完善契合本地发展的人才政策,大力吸引优秀科技人才、青年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到华容创新创业,精准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华容。
打通“肠梗阻”,下活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无路难行,开路更难。华容区依托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克服重重修路难题,加快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网络建设,畅通交通“血脉”,加快与武汉东湖高新区无缝对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成为辐射内陆、通江达海的沿江开放新高地,让发展成果惠及众多百姓。
6月29日,高新六路东湖高新段和鄂州段正式贯通。高新七路建设如火如荼;
8月3日,鄂州华容区红莲湖新区辉煌大道全线达到通车条件。8000多户居民终于解决了“回家”难题,12月底,全线交通标识、信号灯设置等将全部完成。
文昌大道是葛华一体化发展的一条横向重要通道,距离316国道楚藩大道1公里,西起光华路,东抵华蒲大道,全长4.7公里。
9月30日,文昌大道二期1.3公里路段完成交通标识、信号灯设置并通车,为葛华两地增添又新通道。
10月1日,新建临江大道达到通车条件,待交验收。
金明大道西延伸段工程、光华路北延伸段工程和滨江二路东延伸段工程相继启动,复兴大道和东方大道两市政工程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昌华路南延伸段工程、振华路南延伸段工程、电商大道东延伸段工程已列入计划。
近年来,葛华两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构筑连通光谷、华容、葛店的立体交通网络,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主城区“五纵五横”道路交通路网骨架基本建成,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园区“九纵六横”15条道路基本成型,金山大道、未来三路相继投用,鄂咸高速、武阳高速、新港高速等在建的多条武汉重要高速通道穿境而过,武鄂同城、葛华一体的道路互联互通体系已基本实现。同时,积极与周边公共交通网络连接,新开通了华容至葛店南站(205路)和红莲湖至葛店南站(206路)两条公交线路,新增临江直达葛店南站的客运线路,实现了与武汉轨道交通网络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基本形成了“1小时跑遍武汉、30分钟覆盖光谷”通勤圈。
目前,葛店、华容正在加快构建“内联外通、通江达海”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着力打造鄂东交通枢纽。加快推进红莲湖高新六路、高新七路、未来二路、望湖一路等道路建设,积极协调推进武黄高速改扩建、新港高速及双柳长江大桥连接线建设和武黄高速庙岭收费站东移,同步加快推进葛华路网对接,确保华容金明大道与葛店光华路对接工程年内动工,大力协调推进316国道杜山至葛店段改扩建工程,加速实现武鄂同城、葛华一体“硬联通”。积极谋划开通庙岭—科技五路公交线路,争取更多武汉公交线路向庙岭延伸。加快推进三江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对接花湖机场、武汉长江航运中心,推动三江港与阳逻港深度融合,实现“水港、陆港、空港”三港联动。
推进产业协同,拧紧区域协调发展“一股绳”
以园区为依托,加强与光谷协同合作,主动承接武汉优势产业外溢,围绕打造应用电子、光电智造、智能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聚力打造武鄂同城“芯”示范区。聚焦招商同源。携手东湖高新区、葛店开发区共制招商地图、共建招商小组、共办招商活动、共享招商资源,共享招商资源。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银联数据中心、武汉优光科技光学中心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达186亿元。聚焦产业同构。牢牢把握转型升级主攻点和项目建设主抓手,全力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区新开工联投未来荟、华中智谷、综合智慧能源等亿元以上项目18个,同比增长20%。总投资105.8亿元的3个省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34个市级重点项目均超时序进度。
“我们将围绕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紧盯光谷、葛店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动态,着重强化与武汉、葛店产业分工协作,提升产业关联度和互补性,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武鄂融合创“芯”示范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廖小红说,加速推进红莲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加紧招引产业项目落户,联合武汉高科加快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整合区内现有建材企业,建设2000亩的绿色智能循环建筑产业园,同时作为东湖高新“飞地经济区”管理,并积极探索财税共享机制,更好实现“研发在光谷、制造在华容”。
紧扣民生共享,扎牢区域协调发展“一张网”
华容区积极对接东湖高新和葛店开发区,加快武鄂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等服务同城化,扩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办范围。通过区级人才劳动力市场定期互通区域内优质企业用工信息,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开设“跨市通办”窗口,引入可办武汉市145项高频民生事项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首发武鄂“跨市通办”营业执照,两地居民医疗保障业务办理“多地跑”“折返跑”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我们将积极引进武汉三甲医院资源,共同打造武鄂医联体。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事项‘跨域通办’”区长龚骏说,加强区域教育、卫生协作,推动区内医疗机构与武汉三甲医院开展深度合作,争取武汉名校在华容创办分校,推动两地公共服务资源“跨域同享”。用好零工驿站,互相推送招聘岗位信息,实现“跨域同招”。积极整合华容、葛店旅游资源,推动鄂州杏福园等乡村旅游点纳入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实现“跨域同赏”。推动插花地带控违拆违和环境协同联治,强化严家湖共管共治,实现生态保护“跨域同治”。
2023年,华容区将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葛店开发区常态化合作,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旅游等优势,持续巩固拓展武鄂同城发展成果,当好“加速器”,力争将“五同”范围拓展至整个武汉都市圈,努力为湖北省加快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以及鄂州市“两区一枢纽”建设注入强大新动能。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