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红色基因为底。近年来,随着大型旅游新业态项目的推进,华容区乡村旅游发展布局不断完善,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逐步呈现新格局,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单一模式到如今农旅融合多元发展的跨越,绘就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撂荒地重生,从荒芜到繁荣的生态蝶变。
“若一个夏天未曾在水上乐园尽情玩水,那这个夏天必定算不上完整。”7月1日,华容区杏福园亲水园盛大开业,借鉴台湾宜兰 “童玩节” 设计理念,打造 “亲近水、拥抱绿” 亲水主题乐园,让游客仿佛置身梦幻水上世界。改造前,这里曾是一片撂荒地。
段店镇中咀、庄屋等5个村,因丘陵地带土质差、坡地多,种地效益低下,出现连片撂荒地。2014 年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同年,台商郭杨福携夫人郭杏圭来到段店与鄂州市政府签下30亿元投资协议,住进当地民房,开启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农场梦”。
“杏福” 二字取自夫妻俩名字各一字,寓意为这片土地带来幸福希望。他们请来台湾农业专家团队改造土壤,投放4万吨有机肥,购买 45.2万棵果树苗,在4个行政村同时展开种植。
以杏福园为例,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区,更是旅游风景区。植物育种中心四季如春,鲜花盛开,吸引游客赏花、买花。园区内,台湾文化创意休闲街、精致花卉宠物区、湖乡亲水运动露营区等串点成片,形成高质量田园综合体。假日或周末,日均吸引鄂东地区游客达5000人,成功将农区变景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农事新体验,从田间劳作到休闲娱乐的趣味转变。
华容区深入挖掘农事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将传统农事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
在杏福园,游客可参与草莓采摘、农耕体验等活动。草莓园里,红彤彤的草莓缀满田垄,游客提篮穿梭其中,一边品尝新鲜草莓,一边享受采摘乐趣。农耕体验学校为游客提供学习插秧、除草、收割等农事技能的机会,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
段店镇刘弄村的湖北和众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当地良好区位和生态优势,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圣女果、西甜瓜、鲜桃等水果种植。公司规划建设果蔬采摘、林地露营、农业研学等体验区,让游客享受田园生活乐趣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可观收入。
“公司计划在园区临湖区域打造露营基地,该区域三面环湖,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游客来了后,可在湖边喝茶、聊天,享受自然风光,放松心情。” 湖北和众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淑霜谈及未来规划时,眼中满是憧憬。
产业融合发展,从单一农业到多元产业的协同共进。
华容区以农旅融合为契机,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
在农业方面,发展精致农业,推进现代化。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大型农业机械,实施联耕联种模式,为农民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同时,注重发展特色农业,打造 “华容鱼丸”“华容莲子” 等区域公用品牌,支持莲子、鱼丸等特色产业发展。
在旅游业方面,依托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一批农旅融合精品景区。除杏福园外,还有段店万亩油菜花海、网红沙滩等景点。每年春季,段店万亩油菜花海竞相开放,形成金色海洋,吸引大量游客观赏拍照。网红沙滩以细腻沙质和优美环境,成为游客休闲度假好去处。
此外,华容区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华容区农产品电商中心是政府与企业联合打造的产业综合体,集农产品展示交易、电商运营、食材供应链等功能于一体。
中心结合华容实际,设计推出 “豆香百席”“华容藕粉” 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将华容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华容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毛泽东视察临江纪念馆、刘伯垂纪念馆、彭楚藩烈士祠等红色景点,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如今,华容区农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乡村振兴征程仍在继续。未来,将继续坚持 “红色牵引、绿色打底、文化服务、古色衬托” 的发展思路,唱响 “春有杏福花海,夏有清凉荷韵,秋有金桂飘香,冬有沙滩冲浪” 的全季旅游品牌。
同时,华容区将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区变景区、农事变体验”,华容区正以农旅融合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未来,华容区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