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如今,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诗人孟浩然的笔下的美好田园生活在段店镇孔关村变为现实。
绿水青山间,整齐坐落着一栋栋农家小院,窗明几净、精美别致;
洁净的柏油路延伸到家门口,房前屋后红花绿树环绕;
水面上荷叶如碧玉般铺满池塘,绽放的荷花挺出水面,摇曳生姿……
时代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那份乡愁情结依然不变。
孔关村有13个自然湾、15个村民小组,现有水田面积1770亩,旱地面积550亩。因多种原因,全村有近980亩摞荒的岗地、洼地。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 ’,成了农村的普遍现象。看到这些摞荒土地,心里不是滋味,但是又无能为力,一是物资涨价,种地成本高;二是水利基础设施不全,只能靠天收,基本上是收不抵支;三是各家各户只有那几分地,不能机械化作业。”种了一辈子田地的何爹爹无奈地说。
整治摞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了孔关村委会绕不开的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表决,一致同意由村委会将摞荒地收回耕种,按照“622”模式分配,即年纯收入的60%归村民所有,20%归村集体所有,20%归村级合作社所有。
村支书何泽连介绍,摞荒地收回村集体后,第一步就是进行土地平整,第二步就是开沟挖渠,再就是结合老农的意见、建议,决定在岗地种植耐旱的经济作物,比如大豆、芝麻、油菜、高粱、红薯等,地势底洼的种植水稻。由于是连片开发,也为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基础。
5月30日,在孔关村何后湾,记者看到,几台挖掘机在平整土地,还没整理好的岗地上杂草丛生。
“与其摞荒,不如让村里回收,只要种上了粮食,多少有点收入,平时还可以帮村里打点零工,又多了一笔收入,所以,老百姓都支持,但愿这些摞荒地成为实实在在的聚宝盆。”村民熊其生说。
截至5月底,孔关村已整理好近400亩土地,力争到年底完成近600亩的任务。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