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以来,华容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维纲要”为基本遵循,以“五化”协同推进为总抓手,以转变扶贫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把扶贫攻坚决战小康工作列为当前及今后五年头等大事,科学谋划、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全力推进,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为确保到2019年全区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4819个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更富开放活力、更具产业实力、更显生态魅力的幸福小康新华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华容区辖庙岭镇(红莲湖新区)、华容镇、段店镇、临江乡(三江港新区)、蒲团乡5个乡镇,共71个行政村、4个社区、2个农场,947个村民小组,48307户,19.3715万人口。全区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59.26平方公里)。
全区15个省定贫困村(芦花村、石竹村、上湖村、龙潭村、韩畈村、张湾村、小庙村、郭垱村、何桥村、中湾村、中咀村、新港村、牌坊村、刘花村、陶胡村),其中鄂州市第四轮整村推进贫困村7个:龙潭村、中湾村、陶胡村、张湾村、新港村、刘花村、何桥村。2014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6695户、14819人。2015年,经过遍访农户调查核实、精准识别,共核定贫困户2796户6161人。按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有511户、低保户有947户、五保户760户、低保贫困户有578户;按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的有1038户,占总贫困户的37%;因残致贫的有920户,占总贫困户的32.9%;因学致贫的有369户,占总贫困户的13.2%;因灾致贫19户,占总贫困户的0.7%;因缺资金致贫的有94户,占总贫困户的3.4%;因缺劳力致贫的有913户,占总贫困户的32.7%;因缺技术致贫的有32户,占总贫困户的1.2%;因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有22户,占总贫困户的0.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49户,占总贫困户的1.8%。
脱贫计划:1、贫困村:2016年出列3个,2017年出列6个,2018年出列5个,2019年出列1个。2、贫困户:2015年脱贫6882人,2016年脱贫2595人,2017年脱贫2400人,2018年脱贫622人,2019年脱贫544人。
二、工作情况:
(一)营造扶贫工作氛围。全区各级已经形成对扶贫工作逢会必讲、凡工作都与扶贫工作相结合、逢调研必问扶贫的习惯。全区制作固定大幅宣传标语十多处、悬挂宣传横幅百余条、发放宣传册2000本、散发宣传单3万余份,在湖北日报、人民政协报、鄂州日报、区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刊发新闻信息稿件40多篇,区电视台和各乡镇“村村响”经常宣传扶贫工作。全区上下普遍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尤其是县级领导干部每周都要抽出1——2天时间,到贫困村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指导制定脱贫规划,遇到个别问题,现场办公,立刻解决。目前,全区群众手上有宣传单、干部手上有工作指南、群众密集处有宣传标语、村里有扶贫工作队、湾里有干部入户身影、处处有人谈精准扶贫。
(二)组建扶贫工作专班。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华容区扶贫攻坚决战小康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加强了扶贫办工作力量,区扶贫办工作人员4人。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都明确了扶贫工作人员,每个乡镇都是按不少于3人配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区77个村(社区、农场)都完成了阵地建设任务各项制度、扶贫路线图、作战图都已上墙。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
(三)建立扶贫工作档案。通过大半年的努力,全区77个村(社区、农场),以2014年建档立卡6695户、14819个贫困人口为基础,经过3轮进村入户调查、多次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程序,精准识别出贫困户2796户、6161人,分别建立档案,每户都有一份档案留村备案,“一户一档”。同时,每个贫困户都建立了一个“明白袋”,把干部帮扶信息、中央省市区扶贫政策都让贫困户了解到位,“一户一袋”。尤其是对15个贫困村档案规范,我们的要求更为严格,基本符合省级考核验收标准。
(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为使华容区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确定了包村包户责任制,明确了扶贫工作规矩。一是明确了县级领导包保乡镇村责任制,每个县级领导干部都参与乡镇包保、都包保到村、都包保到贫困户。二是明确了区直部门和第一书记包村责任制,区直每个部门都分别包保1——3个村。全区还明确了5个扶贫工作牵头单位,每个牵头单位担负一个乡镇的若干个区直部门的扶贫工作牵头责任。三是明确了全区县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的“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同时,每名干部还要联系若干个五保户和低保户。四是各乡镇也相应明确了干部包保责任制,每个乡镇干部也与区级部门干部一样落实包保责任。五是明确了干部包保和“一对一”帮扶机制五年不变,不脱贫部门不脱钩、帮扶干部不收兵。
(五)落实扶贫工作措施。区委区政府已把“扶贫攻坚,决战小康”作为“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把15个贫困村是否在2019年全部出列、2796户6161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作为区委区政府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真正坚持小康社会、是否履行好工作职责的检验标尺。
1、政策扶贫。一是出台扶贫政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区人社局已下发了配套文件,区卫计局、民政局正在起草《关于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保障机制》,其他部门也都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草拟配套政策。二是对农村贫困户危房全面进行改造。区政府已于元月份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政府兜底政策,全区129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在享受国家、省、市政策后,不足部分建设资金均由区财政列支,贫困户可以不出一分钱就能住上舒适的新房子。目前,全区已改造贫困户危房50多户,剩下70多户均在2016年全部改造到位。三是“村级爱心互助机制”已经建立。我们积极倡导建立“村级爱心互助机制”。段店镇百席村已采取组织当地知名人士、爱心人士、老板等开展献爱心捐赠活动,设立村级爱心救助基金,去年已筹集基金25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贫困群众重拾信心,重返幸福。目前,此项活动正在向全区推广。四是“特困群众家庭(个人)帮扶救助基金”、“华容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基金”、“华容区‘三无’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等已经建立。目前,已筹资400万元设立“特困群众家庭(个人)帮扶救助基金”、“华容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基金”、“华容区‘三无’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等。2015年,全区通过基金帮扶,共救助贫困户368人次、152万元。同时,延伸救助机制,开展村级(社区)互助救助试点工作,区政府发放启动资金100万元,每个试点村安排5万元,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五是让特殊群体享受常规体检。对“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对象进行一次体检,发放500元定额门诊补助,住院医疗费凭市医保部门住院结算单中明确的个人自付部分实行全额兜底报销。其他困难群众在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后,一个年度内住院治疗自付费用累计在3万元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照比例分类救助。全区对45位特困群众实施救助,发放救助金18.54万元;对46位“三无”对象实施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13.38万元;对868位“三无”对象进行一次体检,标准为每人300元,共计26.04万元。六是春节前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一次全面慰问。年前,区政府在区长备用金中列支 107.16万元,用于慰问全区2796户、6161个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其中:集中供养五保户每户1000元,分散供养五保户每户500元,孤儿每人1000元,一般贫困户每户300元。同时,区委区政府给每一个贫困户发一封春节慰问信,介绍了扶贫基本措施,表明区委区政府让全区贫困人口与全体华容人民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决心。节前慰问的全覆盖,让所有贫困户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坚定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2、产业扶贫。一是加大对贫困村资金扶持力度,实施产业扶贫。为有效实现重点村整体快速脱贫,区政府每年单独安排每个贫困村1万元扶贫工作经费,区直各对口帮扶单位安排资金3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并将按照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合理整合项目资金,全部用于村级、贫困户发展产业。二是正确引导,发展扶贫产业。去年,全区兴建了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十余个,既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又给周边的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贫困户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2016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华容区2016年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华容区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区政府正在大力筹措和整合资金,在全区15个贫困村每村兴建一座60千瓦的小型光伏发电电站(每村投入48万元,年发电量6万度,预计年收入6万元左右),此项工作目前正在开展。三是整合资金,项目驱动扶贫。华容区实施资金整合、联动项目建设的办法,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清洁乡村”、“绿满荆楚”、小型能源建设、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等资金进行合理整合、整体推进,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区级多种帮扶救助基金等渠道,在更高层面更高水平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明显改善。
3、社会扶贫。区委区政府把“争取全民重视扶贫工作、全民关注扶贫工作、全民参与扶贫工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作为扶贫攻坚、决战小康的重要抓手,在确定扶贫帮扶责任人的同时,多方倡导、引领、争取更多的人积极报名担当帮扶责任人,发动村干部、模范党员、退休教师干部工人、企业老板、社会上先富起来的人群、在外知名人士等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聚集全社会力量助推扶贫事业。临江乡王埠村鑫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老板赵建军,自己是残疾人,在发展自己合作社1000余亩生态农业基地的基础上,始终不忘残疾人的生活、就业问题,主动组建残疾人协会,创办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每年组织5——6期残疾人就业培训,安排残疾人到他自己的基地就业打工,年开工资30多万元,解决16个残疾人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全区已经由市工商联衔接有扶贫任务的民营企业全部参与扶贫,没有被市工商联衔接上的企业也大多在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的扶贫企业家座谈会上认领了扶贫任务,全区社会扶贫氛围逐步浓厚。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贫困户档案袋和明白袋规范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村级干部善于整理档案的干部太少。建议明确村级贫困户档案工作由市区工作队负责,提高档案质量。同时,明确五保户和低保户这两类人不用明白袋和档案袋,减少工作量,也避免档案不好填的问题(因为这两类人群是政策兜底的,不需帮扶责任人)。
2、雨露计划的实际操作过于复杂,不易操作。当然,这不是市级扶贫办能够解决的问题。建议市扶贫办多向省里反映。
3、扶贫资金整合难的问题,建议市区财政部门成立扶贫资金整合专班, 明确哪些资金可以整合、怎么整合、怎么利用等。
4、贫困村的脱贫计划不合实际情况的问题,脱贫计划是2015年上半年还没开始搞精准扶贫的时候确定的,现在发现脱贫时间内难以完成任务。建议市扶贫办和各区扶贫办与省扶贫办沟通,更改脱贫责任状,以求实事求是。
5、市区部门结对帮扶责任人对扶贫相关知识、政策理解不一,导致完善扶贫档案时,口径不一、观点不一。致使在规范档案时标准不一致。建议市扶贫办对市直挂点部门进行扶贫专业培训。
6、村级发展规划不精密。村这一级不知道上级的扶贫资金每年到底有多少, 心里没底,不敢大胆规划,显得规划没有长远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市里对村级发展资金问题给胆、给指导。
四、下步工作举措
(一)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区委、区政府把扶贫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制定贫困村脱贫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采取措施帮扶到村到户,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到实处。
(二)全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细化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集中力量分期分批予以扶持,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三)全面增加全社会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一是加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区政府要逐步建立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精准扶贫相适应的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强化区级统筹,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二是加大行业部门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和十项重点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倾斜力度、政策优化力度。三是加大社会各界投入力度,完善扶贫开发投入激励机制,建立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联动机制。通过税收优惠、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的形式,积极鼓励金融资本、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贫投入格局。
(四)全面巩固和发展“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扶贫开发作用,以精准扶贫为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扶贫开发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扶贫作用,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吸引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扶贫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老促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五)全面突出产业发展扶贫的关键。牢固树立“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的理念,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带,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其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