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红莲湖旅游度假区(庙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武汉新城省级重大战略定位,锚定全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加速器”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力有序推进。2024年,申请到棚户区三期专项债资金2.2亿元,继续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是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升级战”,主要指标量质齐飞。紧盯全年目标和各阶段任务,挂图作战、量化推进,主要指标跑出“加速度”。2024年1-10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29816万元;累计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2.24亿元,同比增长2.5%(按2023年调减后计算,同比增长为5.3%);工业产值和社会零售额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32.37亿元和11621.7万元,同比增长54%和43.30%。1至11月,我们成功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32个,签约资金达189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家,计划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
二是深入推进征地拆迁“攻坚战”,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征地拆迁有突破性进展,恒大童世界1号地块坟山基本迁完,释放30亩土地空间;庙岭北产业园项目完成征地100亩,拆除房屋2栋,完成土方作业1.5万方,数字一路建设进入快车道;高新七路东延拆迁任务完成;武黄高速改扩建进展顺利;S257“纵一”品质提升工程已完成庙岭大桥到水上训练中心左幅路面施工;高新六路品质提升工程已完成路面及地下管线建设,即将进行绿化工程;水上训练中心主体建筑工程量完成过半;消防训练基地主体建筑已封顶,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屋面防水和绿化工程。新烽光电基本建成,未来公园已动工,体育公园已基本完工,即将向群众开放。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提质“长效战”,乡村振兴有力有效。
牢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殷殷嘱托,统一发放供种稻种2000斤、菜种2040斤,完成中稻种植约5600亩、油菜种植5210亩。超指标完成新建农村户厕175户,拆除农村旱厕605座。严格按照中纪委督查和省、市、区要求,深入开展清产核资,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促进群腐工作走深走实。在册建档立卡脱贫户593户1266人,监测户57户155人,通过落实“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精准帮扶,45户129人已消除致贫风险,脱贫户无一例返贫。全年申报通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4个,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62万元,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实施3个。
四是深入推进美丽城镇“提标战”,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岱家山文化体育广场建成开放,“红莲湖微短剧拍摄基地”8月16日正式揭牌,联投美悦达酒店9月10日正式开业。实施集镇周边路域环境整治,累计拆除集镇周边违建钢架棚269户8575㎡,横幅小广告牌50处,拆除S257道路(葛庙路)沿线违建钢架棚19户1783㎡,破旧道旗149个,小广告牌19个,围挡60米,切实提升集镇沿线“颜值”。206公交延伸至农科院,359公交正在协商线路调整,拟于12月份前开通208公交(未来三路-农科院)和2台无人自动驾驶公交车(未来三路到武汉新城展示中心),目前正在组织线路报批,基本实现全镇公交出行“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已有莲湖锦城、悦湖四季、中谢小区完成业委会选举,后续将逐步实现小区业委会全覆盖。
五是深入推进平安稳定“保卫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充分运用“情指勤舆”一体化工作体系,发挥镇综治中心法律顾问、“一村一律师”等作用,推进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潘老师调解工作室”,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55起,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比较复杂的32起,“诉前调解+司法确认”2起,成功处置死亡事件8起,协助争取补偿金274万元。对12件信访积案实行班子成员包案责任制,落实“八个一”措施,成功化解6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检查工贸企业85家次,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158条,安全隐患46条,截至目前,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六是深入推进民生服务“持久战”,重点人群保障到位。
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原则,发放特困供养人员和低保户生活补助金42.1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4.42万元,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34.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1.26万元、高龄津贴75.6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全镇建档立卡673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均已申请优待证,截至目前,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47人次,完成优抚对象医疗救助32人次,困难帮扶26人次。圆满完成市区下达的“两免”工作任务,做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工作,发放生育补贴18900元,完成950户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参保工作。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度假区(庙岭镇)将全面对接武汉新城建设,按照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叠加、示范引领等措施,在“四个点”上全面发力,力争红莲湖旅游度假区(庙岭镇)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取得成效,为华容区建设“滨江临港产业生态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以登高望远的格局,把握项目建设“支撑点”。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链提级焕新体制机制,完善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扩区落地,打造“光芯屏端网”新兴产业集群;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实施数字经济引领工程,聚焦北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招引培强,以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努力打造数字产业化聚集区。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武汉新城与鄂黄黄快速道路系统纵一线、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棚户区三期、高新六路东延、高新七路东延、收费站出入口及转盘周边立面改造、北产业园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一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以一心为民的情怀,探索民生福祉“幸福点”。用好“拆、改、治、管”四字诀,从源头上制止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出店经营等乱象。以社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扩大内需,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建好用好红莲湖零工驿站,持续做优“春风行动”武汉新城专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完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配套措施,激发消费活力。持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以及惠民保征缴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成果。扎实做好民政“两站一中心”、退役军人安置和重点人员优抚工作。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和武汉新城未来学校发展,严格落实“双减”。
三是以共同缔造的理念,打造基层治理“闪光点”。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村改社区工作,推动实现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全覆盖,打造完整居住社区。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拓展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和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社区党建与物业联建机制。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全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平安红莲湖。
四是以集群发展的思维,抓住乡村振兴“着力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域开展“一村一品”创建,创新农村“六闲”资源盘活利用模式。全面盘活集体“三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分层分类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持续壮大果蔬种植、菌菇和稻虾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积极鼓励支持农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共同智慧和力量引领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