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有效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着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①1-11月份完成情况。
——一般预算收入。1-11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7575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87054万元的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347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4403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比重为8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608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67210万元的83%。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41685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
——一般预算支出。1-11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2129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54359万元的79%。主要支出项目明细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85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862万元;教育支出3022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8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1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4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726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8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441万元;农林水支出1547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08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95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19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605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53万元;灾害防治及救助1038万元;其他支出5972万元。
②全年预计情况。
——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8666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84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9820万元。税收收入完成数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77%。
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5110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6900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明细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77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325万元;教育支出3698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8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81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904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600万元;农林水支出200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15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95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19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605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5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万元;灾害防治及救助1416万元;其他支出597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36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①1-11月份完成情况。
1-11月份,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43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65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62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78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40万元。
1-11月份,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94223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5806万元、农林水支出1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500万元、其他支出66900万元。
②全年预计情况。
预计全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43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65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62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78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40万元。
预计全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8271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5806万元、农林水支出1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500万元、其他支出669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048万元。
全区财政收支决算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全年数据还会发生变化,待决算汇审核定后,再报送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区财政口径核定的政府债务直接债务余额274354万元,包括一般政府债券资金43604万元,专项政府债券230750万元。
2、新增债券项目情况。全区政府专项债券2024年新增收入75200万元,共有7个项目,分别是红莲湖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三期)专项债券收入22000万元、武汉新城葛华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专项债券收入3500万元、鄂州市华容区华容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专项债券收入8000万元、鄂州市吴楚大道智能化提升改造工程专项债券收入16000万元、武汉新城纵一路低碳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专项债券收入12000万元、华容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青云还建小区项目专项债券收入6000万元、华容地区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债券收入7700万元。
3、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一般债券无到期本金,应付一般债券利息1365.52万元,应还本付息总计1365.52万元;应偿还专项债券本金2391万元(其中再融资2050万元,本级财政还本341万元),专项债券应付利息4048.06万元,应还本付息总计6439.06万元。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通过年终与市级体制结算的方式偿还。
4、地方政府债务率情况。按2024年我区预计综合财力2823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15435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27948万元)计算,综合地方政府债务率为108.3%,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二、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财税收入征管,严格财政支出管控。
1、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研判,精准测算和分解年初财政收入任务目标到各乡镇、各部门;二是加强与税务、自规部门协作联动,紧抓税源排查,统筹谋划,查找增量税源,加强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织摸排工作,确保应收尽收。
2、统筹整合财政资源。合理安排非税收入,以大财政体系建设和国有“三资”清理盘活工作为契机,全面盘点盘活盘大,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形成非税收入12844.34万元,已作为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全额缴至非税专户。
3、严格预算支出管控。严格落实“分级分类”原则,严格财政支出管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集中财力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突出保障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需要,结合税收入库状况,及时调整预算支出,全年压减公用支出10%,对非急需、非重点项目支出进行统筹整合和压减。
(二)有保有压兜牢底线,保障改善社会民生
1、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加大“三保”执行监测和监督力度,继续落实“三保”库款保障机制,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元至11月份累计执行“三保”支出54323万元,其中:保民生支出13011万元、保工资支出38987万元、保运转支出2325万元。
2、赋能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5549万元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加强重点涉农项目建设,投入资金6500万元,实施高标农田建设项目、杨巷灌区项目、水利设施项目,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3、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完善教育经费“区级统筹”机制, 支持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全年预计完成教育支出36981万元。
4、公共卫生显著增强。全年预计完成卫生健康支出9045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医疗定点机构的正常运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了应保尽保。
5、社会保障稳步提升。落实各项社保政策,稳步提升保障标准,全年预计投入7701万元用于帮扶弱势群体;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支出11640万元。
(三)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惠企政策财政奖补等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年减免税收19700万元,降费400万元,留抵退税1448万元,兑现惠企政策财政奖励补助资金2727万元。
2、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资金4906万元用于支持城乡环境建设,主要建设项目为:“厕所革命”105万元、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丽乡村项目400万元、污水处理类项目1700.5万元、主城风貌提升工程1201万元、城乡环卫保洁1500万元等,城乡环境得到有力改善;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积极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垱网湖退田还湖还湿196.83万元,栈咀湖退田还湖246万元。
3、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417万元用于城乡公路交通建设,为城乡融合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其中“农村四好公路”350万元,三江大道改造工程100万元,武汉城市圈快速通道项目2944万元,G316国道改扩建项目征地拆迁费用4900万元,三号路(三期)111万元,农村路网建设3150万元,辉煌大道项目资金462万元,华蒲路北(楚藩大道至金明大道)延伸段工程400万元。
(四)紧扣财政改革主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持续推进改革。一是持续推进“乡财区管”改革,统一规范帐户开设,认真落实帐户清理及核销工作。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充分利用一体化信息数据开展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三是贯彻全省机构改革精神,稳妥完成乡镇财政所改革工作。
2、盘活存量资金。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收回2023年度结余指标1411万元、2021年度及以前暂存款指标1607万元、乡镇实体帐户闲置资金500万元和区级往来专户436.8万元,统筹用于民生领域。
3、主动接受监督。贯彻落实《预算法》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按照坚持实际、有保有压的方式,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情况,主动接受人大依法、正确监督,同时做好政府预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
4、强化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相挂钩;全面开展预算项目目标申报、绩效监控、项目自评及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工作,我区在省厅2023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考核中荣获“良好”等次。
5、加强财政监管。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组织专班对全区3家区直单位、5个乡镇25个村进行财务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防风险能力。
(五)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风险运行管控。
1、保障资金正常运转。完善库款运行监测机制,实时监测库款运行状况,确保“三保”库款保障水平达标。
2、严控政府债务规模。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发债需求审核力度,规范债券资金拨付使用。
3、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格落实化债年度计划,及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券本息,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2024年,财政运行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税收收入锐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风险加剧;二是财政总收入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三是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提高,预算刚性约束不够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和工作计划
2025年全区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视困难,主动作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计划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95200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77200万元、非税收入18000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比重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73000万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55000万元、非税收入18000万元。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5%。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149258万元,同比2024年预计完成数增长2%。
3、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资金来源17725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000万元,转移性收入104258万元(含返还性收入306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009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5029万元、调入资金26068万元)。资金运用177258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9258万元,转移性支出28000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全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为10304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为80072万元。
3、政府性基金平衡情况。资金来源10614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03040万元,转移性收入3100万元。资金运用10614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80072万元,转移性支出26068万元(调出资金到一般预算)。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全区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武汉新城华容片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围绕全年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1、狠抓收入征管。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税源摸排,依法组织收入均衡入库;着力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全面盘活国有“三资”,统筹财政收入。
2、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预算法》要求,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统筹利用各项财政资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
3、强化预算约束。严把预算支出关口,严控年中预算追加,进一步压缩非急需、非刚性等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全年压减10%以上。
(二)强化财政风险管控。
1、守住“三保”底线。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三保”在预算编制和库款拨付方面的优先顺序,强化“三保”库款保障水平,确保“三保”政策落实落细。
2、严控债务风险。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持续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确保债务率保持在绿色区域范围内;持续提高债务管理水平,坚绝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聚焦城乡融合。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互通便利融合发展,统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聚焦乡村振兴。逐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乡村振兴的比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
3、聚焦流域治理。支持水污染防治和重点湖泊水环境治理项目,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设长江干流沿线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和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
(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1、加强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抓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模块的培训和实操建设,促进全区预算管理水平提升。
2、实施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资金监管。着力抓好财政直达资金监管,完善常态化监管工作流程,树立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安全。
4、落实预决算公开。以公开为常态化,按要求进行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公开;依法对年初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事项向区人大报告。
5、统筹债券资金。紧盯政府债券支持的重点领域,统筹谋划符合当前政策需要的项目,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缓解全区财政支出压力。
![]() |
主办单位:华容区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08-2017 承办:华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586058 电子邮件: vip@ezhr.gov.cn 工信部ICP备案号:鄂ICP备17005844号-1 系统管理入口 网站标识:4207030001 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站点地图 点击总量: |
|